主讲 | 第31期 罪与罚:陀思妥耶夫斯基与俄国文学的黄金时代
作品简介
我唯一擔心的是我們明天的生活能否配得上今天所承受的苦難。
—— 陀思妥耶夫斯基 《罪與罰》
还有一个,就是陀思妥夫斯基。一读他二十四岁时所作的《穷人》,就已经吃惊于他那暮年似的孤寂。到后来,他竟作为罪孽深重的罪人,同时也是残酷的拷问官而出现了。他把小说中的男男女女,放在万难忍受的境遇里,来试炼它们,不但剥去了表面的洁白,拷问出藏在底下的罪恶,而且还要拷问出藏在那罪恶之下的真正的洁白来。而且还不肯爽利的处死,竭力要放它们活得长久。而这陀思妥夫斯基,则仿佛就在和罪人一同苦恼,和拷问官一同高兴着似的……
医学者往往用病态来解释陀思妥夫斯基的作品。这伦勃罗梭式的说明,在现今的大多数的国度里,恐怕实在也非常便利,能得一般人们的赞许的。但是,即使他是神经病者,也是俄国专制时代的神经病者,倘若谁身受了和他相类的重压,那么,愈身受,也就愈懂得他那夹着夸张的真实,热到发冷的热情,快要破裂的忍从,于是爱他起来的罢。”
————鲁迅《陀思妥夫斯基的事》
当我们孤独苦闷,麻木不仁地面对生活时,当我们不再能理解生活那疯狂而美丽的残酷,并对生活一无所求时,我们就会敞开心扉去聆听这位惊世骇俗、才华横溢的诗人的音乐。这样,我们就不再是旁观者,不再是欣赏者和评判者,而是与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中所有受苦受难者共命运的兄弟,我们承受他们的苦难,并与他们一道着魔般地、駸駸乎投身于生活的旋涡,投身于死亡的永恒碾盘。只有当我们体验到陀思妥耶夫斯基那令人恐惧的常常像地狱般的世界的奇妙意义,我们才能听到他的音乐和飘荡在音乐中的安慰和爱。
————黑塞
俄语里,Raskolnikov之名来自rascal一词,意味“分裂”。这个词最早用来描述俄罗斯东正教教派的分裂者,也就是一群religious dissenter,一群蔑视上帝至尊的人。尼采说,上帝已死。然而很多人没意识到的是,上帝死了,但他的位子还在。所以这些Rascal们,他们自认为自己是超人, 可以跨越某条界限, 做上上帝的位子。于是乎,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Raskolnikov诞生了。
主讲人介绍
陈圣婴,本科就读于UC Berkeley比较文学专业,现攻读JD。曾在读书会主讲《Call Me By Your Name》与《浮士德》
活动报名
七点书影是一个立足美国旧金山湾区的文化艺术类的非营利组织,联结热爱文学艺术的人们。我们通过分享一本书,观看一部电影,或是漫步一场展览,认识有趣的人,拓宽思想的边界。
欢迎大家关注七点书影,参加我们的线下活动。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