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 | 第26期 趣话桥梁

地点伯克利 Campbell Hall 101
时间9月1日周六晚5点 (PST)
主讲人李思琪

内容简介

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

Falling down, falling down.

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

My fair lady.

这首著名的英国童谣唱的其实是伦敦桥年久失修要倒塌的一个暗黑的故事。说起伦敦桥,建成时间早过著名的威斯敏斯特桥,但却是当时往来泰晤士河两岸的唯一桥梁。当然他不是那座著名的地标伦敦塔桥,但却承载着自己的故事。

并无实体的城,/ 在冬日破晓的黄雾下,/ 一群人鱼贯地流过伦敦桥,人数是那么多,/ 我没想到死亡毁坏了这许多人。/ 叹息,短促而稀少,吐了出来,/ 人人的眼睛都盯住在自己的脚前。/ 流上山,流下威廉国王大街,/ 直到圣马利吴尔诺斯教堂,那里报时的钟声/ 敲着最后的第九下,阴沉的一声。

——《荒原》艾略特
图片来源 http://www.fx361.com/page/2017/0221/835632.shtml

这首诗描述的就是伦敦桥繁华的情景。事实上,历史上伦敦桥曾多次倒塌,原因包括战争,暴风雨,大火等等,有趣的是,伦敦桥偏偏又被多次重建,由木桥变成石拱桥再变成预应力混凝土箱型桥。虽然命途多舛,缺在政治,文化都产生了影响。本文上面引到的世界著名的童谣曾多次被改编进不同的电影配乐和单曲中,伦敦桥甚至跟英国女王的逝世,足球俱乐部的降级也有关系。

伦敦桥从外形来看是一座朴实简洁的桥,它的有趣很大程度在于它背后的历史故事和他承载的运输功能。那么我们再来看另一座外形花哨的桥——千禧桥。

图片来源 https://zh.wikipedia.org/wiki/File:London_Millennium_Bridge_from_Saint_Paul%27s.jpg

与伦敦桥类似,千禧桥也横跨了泰晤士河两岸。正如它的名字,千禧桥于2000年开通。桥梁结构以两个Y型主柱,搭配左右两侧八条钢索以及横臂来支撑固定整座桥梁。桥梁设计师的初衷很好,希望行走桥上的人视野开阔,不会被桥的悬索遮蔽,形成一种“全景视野”。但也正是由于这样的设计,导致桥体共振摇晃剧烈,仅对公众开放三天便被关闭改建,被人戏称为“摇摆桥”,两年之后才重新开放。

造型简朴的桥造福千年,造型前卫的桥确面临被关闭的命运,这是一个关于“功能”与“美学”的有趣的讨论。此外,不同桥梁的结构设计,材料使用等等也都有各自的特点。在发生过的桥梁事故新闻报道中,很多时候大众媒体对此并不了解,虽然报道了真实却没有报道真相,而真实与真相的区别这也是一个可以讨论的话题。

周六让我们一起来探讨桥梁的”功能“与”美学,”结构“与”材料“,以及更进一步的关于桥梁新闻事件报道的“真实”与“真相”。

主讲人介绍

李思琪,本科就读于同济大学,今年UC Berkeley土木MS毕业,在Bentley Systems做BIM,VDC相关的工作。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