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 | 第14期 《百年孤独》

地点Soda Hall 510
时间5月12日周六晚7点(PST)
主讲人姜碧野

“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百年孤独》

那多年以后,当你重新提起《百年孤独》的时候,又会回想起什么呢?是极具开创性的何塞布恩迪亚,还是勤劳朴实的乌尔苏拉?是那个叱咤风云的奥雷里亚诺上校,还是那个晚年醉心于制作小金鱼的奥雷里亚诺上校?是终身未婚晚年终日缝制寿衣的阿玛兰妲,还是那个幽闭在家直至死去的吃土少女丽贝卡

加西亚·马尔克斯

作者加西亚笔下的布恩迪亚家族这七代人,个个形象鲜活,特点鲜明。他们在马孔多这片神奇土地上的兴衰史,也更像是一幅微缩版的拉丁美洲简史甚至人类简史

而其魔幻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也把现实跟神话、传说混杂在一起,不加以区分,使得作者得以从多种角度,讨论了诸如科学、预言、政治、历史、爱情、家庭伦理等多个方面的议题。一个个神奇的故事有如一个个精心设计的思想实验,让读者不断地去质疑自己既有的世界观。

另一方面,书中每一个人的一生,似乎都紧扣着本书的主题:演绎着各式各样的“孤独”,各式各样的无意义。在一个又一个似曾相识的轮回重复中,无论人们多么努力,都无法突破宿命的安排。而羊皮卷的预言更是在书的结局处蒙上了最后一丝悲凉:破解命运本身的努力最终带来了自身的毁灭。那么,生存的意义是什么?人们又该如何前进呢?这似乎是加西亚留给一直生活在苦难争战中的拉美人民的问题,但似乎也是全人类值得思考的问题。

正如加西亚自己在诺奖颁奖典礼上说的:“那将是一种全新的、颠覆性的生活方式:不会连如何死,都掌握在别人手里,爱真的存在,幸福真的可能,那些注定经受百年孤独的家族,也终于永远地享有了在大地上重生的机会。”

小编的话: 《百年孤独》最早是我在一个段子里听说的,说要是把《百年孤独》里的一长串人名都换成《乡村爱情》里的人名,这故事就通俗易懂多了。读完之后,发现好多我们熟悉的书和电影都有这本书的影子,比如《白鹿原》的魔幻开头,比如《健忘村》里的失忆症……《百年孤独》书中的文字浪漫又魔幻,恢弘又细腻,我相信每一个骨子里浪漫的人都会爱上这本书。